- 有趣的漢字故事 推薦度:
- 有趣的漢字小故事 推薦度:
- 相關(guān)推薦
漢字的有趣故事
漢字的有趣故事1
漢字的有趣小故事1
從前,有位姓張的私塾先生,聰明絕頂。有一次,有個財主為兒子請老師,寫了張布告:“本宅欲請一位教書先生,但伙食簡單,酬金微薄!痹S多先生看了看,搖搖頭走了,他們知道這家財主是本地出了名的吝嗇鬼。哪知這位張先生持了布告,卻笑著點點,應(yīng)聘云了。大伙都說先生“鬼迷心竅”。張先生只說了句:“等著瞧吧!”便來到財主家。
財主見“上鉤”暗自慶幸。在談到待遇時,他擔(dān)心先生變卦,便要求行生立下文約,親手畫押。
先生毫不猶豫地立下字據(jù),寫道:
“無米面亦可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無銀錢亦可。”
財主看后滿心歡喜,認為占了大便宜,于是就和先生各自在字據(jù)上按了指印,笑瞇瞇地離開了。
十幾天過去了,先生的飯桌上,頓頓只有雜糧、小菜。先生實在難以下咽,便叫來財主。財主意識到先生要說什么,笑著說:“你看,這協(xié)議書上有您的手印!”先生假裝吃驚,嚴肅地說:“哦,給我看看!必斨鬟f過文約,先生說:“你聽好了——‘無米,面亦可;無雞,鴨亦可;無魚,肉亦可’!必斨髀牭媚康煽诖,睜大眼睛看清上面的第一字。的.確,一字未改呀!財主扳起面孔,但又無可奈何,只好自認倒霉。飯桌上加了幾道葷菜,仍然暗自慶幸,吃飯雖講究些,不用付學(xué)費也不錯。
不料到了年底,先生找財主算帳,要求付學(xué)費。財主哪里肯給,二人爭執(zhí)不下,便帶上字據(jù),一同到縣衙評理?h官問明了情由,讓先生拿出字據(jù)念了一遍,聽完最后一句,縣官驚木拍案,向財主大喝:“你這刁民,字據(jù)立得清清楚楚你怎敢賴先生的學(xué)費!”責(zé)令財主當面付給先生學(xué)費。
“氽”、“汆”和“糴”“氽”、“汆”和“糴”
“氽”、“汆”和“糴”字形十分相近,又不常用,所以極容易混淆。其中的“氽”和“汆”簡直像雙胞胎那樣難以分辨。不過,如果懂得它們都是會意字,認真分析一下它們的“成字原理”,也就不難辨清了。
“氽”字念 tǔn ,上面是“人”下面是“水”,合起來是人浮在水上!叭烁≡谒稀笔瞧〉囊环N情況,所以“氽”的本義是“漂浮”,如木板在水上“氽”、“尸體氽上來了”。又引申為“用油炸”(因為油炸食品時大多食物都浮在油面上),如“氽油條'、“氽蝦片”、“油氽饅頭”、“油氽花生米”。
“汆”字念 cuān ,上面是“入”,下面是“水”,合起來表示“(把東西)放入(沸)水中”!百唷弊值某S昧x是一種“烹調(diào)方法,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,”如“汆湯”、“汆丸子”“汆黃瓜片”。
“糴”念 dí ,,上面是“入”,下面是“米”,合起來就是買進米。“米”可借代糧食,所以“糴”泛指“買進(糧食)”,如“糴米”、“糴麥子”。跟“糴”相對的“糶” tiào ,則是“賣出(糧食)”。
最后,讓我們把上面的辨析編成口訣,以便記憶:人( rén )浮水上讀作 tǔn ,入( rù )水煮炸念作 cuān ,出米為 tiào 入( rù )米( dí ),拆字會意不難判。
漢字的有趣小故事2
有一次,北方匈奴要進攻中原,遣人先送來一張“戰(zhàn)表”。皇上拆開一看,原來是“”四個大字。滿朝文武大臣,沒有一個解得此謎;噬蠠o法可想,只得張榜招賢。這時,宮中一個名叫何瑭的官說,他有退兵之計,皇上急宣何瑭上殿。
何瑭指著“戰(zhàn)表”上的'四個字對皇上說:“,吾國也;心者,中原也:米者,圣上也。,就是要奪我國江山,取君王之位!被噬霞钡溃骸澳窃趺崔k呢?”何瑭說:“無妨,我自有退兵辦法!闭f著,提筆在手,在四個字上各添了一筆,原信退給了來人。
匈奴的領(lǐng)兵元帥,以為是中原不敢應(yīng)戰(zhàn),可是拆開一看,頓時大驚失色,急令退兵。
原來,何瑭在“”四個字上各加一筆后,變成了“未必敢來”。
漢字的有趣故事2
那是大清乾隆年間的`事。我們低田的四個秀才相約進城,從低田到金華縣城要走幾十里路,實在無聊,甲秀才提議:我們四人一路走一路做詩豈不有趣。這樣,我們每人拆一字,做一首詩,詩中要有物有色。誰的不合規(guī)格,到城里誰請客。
其他三位秀才都說:好! 甲秀才當仁不讓,以出字為詩: ‘出’字拆開兩座山,顏色一樣煤和炭。 不知哪座山出煤,哪座山出炭! 乙秀才不甘示弱,以朋字為詩: ‘朋’字拆開來兩個月,顏色一樣霜和雪。 不知哪個月下霜,哪個月下雪! 丙秀才靈機一動,一呂字為詩:
‘呂’字拆開兩張口,顏色一樣茶和酒。 不知哪張口喝茶,哪張口喝酒! 丁秀才抬頭一看,天上紅日當空,已是中午,便以昊字為詩:
‘昊’字拆開日和天,顏色一樣云和煙。 天上天天飄白云,地上日日冒炊煙。
前三個秀才異口同聲地說:不行!不行!你的詩不符合規(guī)格,你輸了,你請客! 丁秀才本是富家子弟,自知理虧,欣然同意,進城后大家就樂呵呵地歡飲了一餐。
漢字的有趣故事3
有一次,北方匈奴要進攻中原,遣人先送來一張"戰(zhàn)表"。皇上拆開一看,原來是"天心取米"四個大字。滿朝文武大臣,沒有一個解得此謎;噬蠠o法可想,只得張榜招賢。這時,宮中一個名叫何瑭的官說,他有退兵之計,皇上急宣何瑭上殿。
何瑭指著"戰(zhàn)表"上的四個字對皇上說:"天者,吾國也;心者,中原也:米者,圣上也。天心取米,就是要奪我國江山,取君王之位。"皇上急道:"那怎么辦呢?"何瑭說:"無妨,我自有退兵辦法。"說著,提筆在手,在四個字上各添了一筆,原信退給了來人。
匈奴的領(lǐng)兵元帥,以為是中原不敢應(yīng)戰(zhàn),可是拆開一看,頓時大驚失色,急令退兵。
原來,何瑭在"天心取米"四個字上各加一筆后,變成了"未必敢來"。
有趣的漢字故事 篇漢字,我天天和它打交道,它也是我的好朋友。在我成長的過程中,我讀了許多關(guān)于漢字的故事,也與它發(fā)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。
在一年級看了一篇文章,它的名字叫《錯別字餐廳》,講的是一個狐貍開了一家餐廳,生意非常興隆。有一天,大灰狼來到這里吃飯,大灰狼點了十個餅和十個雞蛋,狐貍心想:這可是一個大顧客,一定要好好招待?墒谴蠡依浅酝昃鸵吡,狐貍攔住了他,滿臉通紅地對大灰狼說:“先生,您還沒有付錢呢!”大灰狼說:“付什么錢?”“您吃了十個餅和十個蛋,應(yīng)付二十元!焙傉f道。大灰狼生氣地對狐貍說:“我吃的是餅和蛋,而你在招牌上寫的是‘并’和‘旦’。”“我寫的就是‘餅’和‘蛋’呀!焙傓q解道。
于是,他們?nèi)フ伊司,警察看了看牌子,笑著說:“粗心的狐貍先生呀,是你把‘餅’寫成了‘并’,把‘蛋’寫成了‘旦’!焙偟哪標⒌匾幌伦蛹t了,恨不得找一個地縫鉆進去。讀完后我哈哈大笑,這個狐貍真是粗心呀,能把這兩個字寫錯了,還想要餅和蛋的錢,看你下次敢不敢寫錯字了,中華漢字一定要認真對待。
中國漢字有的是音同字不同,寫錯會鬧出笑話,所以我們要正確書寫每一個漢字哦!
我在五年級時看了一個笑話,小明寫了一篇日記,內(nèi)容是:昨天下了一場雷,第二天早上吃好了早飯,來到了學(xué)校里,天吶,學(xué)校里都是雷,我們五六年級舉行了掃雷的'活動。老師只給他寫了四個字的評語:你命真大!原來,小明把“雪”寫成了“雷”,就這一個字竟然鬧出了這么大的笑話。我們以后要寫好漢字,讓中華博大精深的傳統(tǒng)文化更加燦爛。
漢字是我國的一份不朽珍寶,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手中流傳著,見證了一段又一段的歷史。漢字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字,是文明古國智慧與勞動的結(jié)晶。我們應(yīng)該為之感到自豪,并使之流傳下去。我愛你,漢字!
漢字的有趣故事4
避諱字,是指中國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長的名字而改寫的字。
避諱字有以下幾種情形:
第一是用同義字或義近字代替。
秦始皇名正,秦代避諱“正”,因此,用“端”代替“正”。比如,把“正月”改為“端月”。漢高祖名邦,漢代人便以“國”代替“邦”。古代叫邦家,漢代就叫國家,一直沿用到今天。東漢光武帝名秀,避諱“秀”字,于是把秀才改為茂才。
第二是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。
司馬遷的父親名談,司馬遷作《史記》,在《趙世家》中就把張孟談改成張孟同。清圣祖名玄燁,清代人便以“元”代替“玄”,以“煜”代替“燁”。
第三是字缺筆畫。
唐太宗名李世民,唐代人就把“世”缺筆寫作“F”。
第四是拆字。
一個漢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,為了不犯君主的諱,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開原字。五代晉君主是石敬瑭,姓敬的人便改姓文。
第五是刪字。
有的人是雙名,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諱,便把它刪去變?yōu)閱蚊。如南朝齊開國叫蕭道成,一個叫蕭道淵的人便把名字里的“道”去掉,改為蕭淵。
第六是用形似字代替。
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,一個叫郭彥威的人就用“成”代替“威”,改名為郭彥成。
第七是改讀。
孔子名丘,過去讀書人把“丘”讀成mou,實際上是用“某”的.讀音。
第八是增加偏旁,構(gòu)成新字。
比如,為了避孔子的諱,凡是“丘”作地名或姓氏,一律改為“邱”,讀qi,以與孔子名諱區(qū)別。
漢字的有趣故事5
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載體,是中華民族的瑰寶,更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,但我們還不是很了解它們。這不,老師開展了《遨游漢字王國》的綜合學(xué)習(xí),幫助我們了解漢字。于是,精彩、好笑的漢字故事開始了!
首先上場的是小陳同學(xué),他講了一個令人捧腹的故事。吝嗇的地主請了一位教書先生教兒子讀書,教書先生為了懲罰吝嗇的地主,寫了一份沒標點的文約: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惟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學(xué)費。地主讀成:“無雞鴨也可,無魚肉也可,惟青菜豆腐不可少,不得學(xué)費!币荒隄M了,教書先生指責(zé)地主不給自己吃雞鴨魚肉,也不給學(xué)費,與地主打起了官司。教書先生說,我寫的是“無雞,鴨也可;無魚,肉也可。惟青菜豆腐不可,少不得學(xué)費”。最后,地主輸了官司,不得不給了教書先生100兩銀子。
我們聽了,都大笑地主。瞧,我的同學(xué)小夏笑得手捂著肚子,坐在地上大叫:“太好笑了!我……我不行了!”他那兩排潔白的牙齒全露在了外面。而我不停地顫抖著,喘著粗氣,笑得肩膀都一抖一抖的。老師扯著嗓子喊了好幾聲“安靜”,教室才漸漸安靜下來。
故事一個接一個地講下去,教室里不停爆發(fā)出大笑聲,有的講漢字的起源,有的講形聲字鬧出的笑話,還有的講歇后語……
講故事活動結(jié)束后,我們又進行猜謎語活動。老師先畫一幅圖,是一個人靠著一棵樹,我們一下子就猜出來了,是“休”字。之后,老師叫我上臺接著畫,我畫了一個難一點的,一根木頭和一個果子,同學(xué)們一看就脫口而出:“棵!”最后,小江同學(xué)上場了,他說了個最難的,是“三丫頭”,并說這個字連沒上過幼兒園的人說不定也會。頓時沒人說話了,老師揭曉了答案,是“羊”。大家聽了不禁說:“這么簡單我怎么沒有想到呢?怎么就沒有想到呢?”
活動結(jié)束后,我回想一個個故事,最令我敬佩的是第一個故事中的教書先生。他完美利用古代沒有標點符號這個漏洞,讓地主斷錯句,誤會了自己的意思,結(jié)果贏了官司,從地主那里得到了豐厚的酬金,真是智慧至極!
原來漢字不是那樣枯燥乏味,而是有趣的`。很多漢字的背后都有著動人的故事,我每天在漢字的海洋里遨游,有趣的漢字故事讓我的生活多姿多彩。妙趣橫生的歇后語令我開懷大笑,妙語連珠的詩句使我心曠神怡,感人至深的篇章哺育我成長,鏗鏘有力的語句激勵著我的斗志。我以后要認真學(xué)習(xí)漢字,讓漢字的內(nèi)涵豐富我的心靈。
漢字的有趣故事6
文字獄,是指舊時統(tǒng)治者迫害知識分子的一種冤獄;实酆退車娜斯室鈴淖髡叩脑娢闹姓∽志,羅織成罪,嚴重者會因此引來殺身之禍,以至于所有家人和親戚都受到牽連,所謂“誅滅九族”。
明太祖朱元璋是個平民出身的皇帝,文化修養(yǎng)不高,做了皇帝后變得陰狠、猜忌、嗜殺。光是為了臣下奏章中有他犯心病的字眼,就殺掉了許多人。當時,一個叫林元亮的人寫的`《謝增祿表》中,有“作則垂憲”四個字,本來是稱頌皇帝的習(xí)慣用語。誰料朱元璋大怒,認為是罵他“做賊”(“作則”的諧音),就把林元亮殺了。另一個叫許元的人寫的賀表里有“藻飾太平”,朱元璋認為這是說他“早失太平”(“藻飾太平”),這樣,許元自然也難逃一死了。
清初的皇帝很忌諱胡、蠻、夷等字眼。當時戴名世的《南山集》里,有詩《天下己任》,是歌詠顧炎武的,說他“懾服胡王羞漢臣”。這本集子里被朝廷認為“大不敬”的字眼還有多處,戴名世因此被殺。呂留良寫的詩里有“清風(fēng)雖細難吹我,明月何嘗不照人”的句子,“清”、“明”兩個字多義,可以理解成涼爽的風(fēng)、皎潔的月,也可以理解成清朝的風(fēng)、明朝的月,因此呂留良被猜疑為不滿清朝的統(tǒng)治。沈德潛的《詠黑牡丹詩》有這樣兩句:“奪朱非正色,異種也稱王。”其中的“奪朱”用的是《論語》里的典故,可是明朝的皇帝姓朱,“奪朱”就被說成是清朝奪取了明朝的天下;“異種”本來是“奇異之種”的意思,但這里也被解為“非我族類”的別族,指滿族。所以乾隆皇帝看到此詩時大怒,沈德潛當時已死,就把他的尸體拉出來鞭打一通,以正其大逆不道之罪。
清朝的文字獄比明朝更多,被殺者數(shù)字驚人。據(jù)記載,僅莊廷垅(應(yīng)該是金字旁)《明史》一案,“所誅不下千余人”。從康熙到乾隆,就有10多起較大的文字獄,被殺人數(shù)之多可想而知。
漢字的有趣故事7
寫有趣的漢字故事1
從前,古代有一個人名叫倉頡。他是個愛動腦子,很聰明的人。他的興趣就是造文字。每天,他把看到的許多的東西編成文字。
有一天,倉頡從外面回家,看到他的兒子趴在門上偷聽他爺爺和奶奶在里面說話。倉頡突然想到造一個字,就是“聞”字。這個字的`意思就是聽。
還有一次,倉頡到山上,經(jīng)過山谷,看到泉水嘩嘩地從山上流淌下來,像是流不盡似地。于是倉頡又發(fā)明了“源”字。
那一天,倉頡的朋友請他到飯店吃飯。倉頡和他的朋友一起喝酒。突然,不知從哪里跑出一只老鼠,躥過桌面,把酒杯的酒給撞撒了。倉頡眼睛一亮。有造出兩個字來。一個是“酒”字,杯子里有酒。另一個是“撒”字,杯子里沒有酒,全倒光了。
有一次,倉頡很早起來,他看到太陽在樹木的上面。于是,他又造了一個字,就是“早”字。
倉頡造了許多有趣的漢字。后來,這些漢字不夠用,倉頡的弟子們又幫他造了很多的漢字。這些漢字一直流傳到現(xiàn)在。
寫有趣的漢字故事2
爺爺站在書桌旁寫毛筆字。元元看見了,驚奇地問:“爺爺,您是在畫鳥嗎?” 爺爺說:“我是在寫古代的‘鳥字。”元元不明白,又問:“怎么像畫畫兒呢?”
爺爺說:“開始,人們只會用圖畫出事物。像大山,當時就畫一座山;像羊,當時就畫個羊頭,后來慢慢寫成了‘山’和‘羊’!
元元又問:“有些意思畫不出來,那怎么辦呢?”爺爺笑著說:“古代人很聰明,他們把兩個字合在一起,就造出了一個新字來了。像‘口’和‘鳥’合在一起表示鳥叫的意思,就是‘鳴’字;在‘木’的左邊加上單人旁,表示人靠在樹邊休息,就是‘休’字!
元元聽了,佩服極了:“古代人真是太聰明啦!”
寫有趣的.漢字故事3
在上古,“朋”和“友”的含義是有區(qū)別的。古稱“同門曰朋”,其意思是同從一個老師學(xué)習(xí)的人稱為“朋”,即我們今天所說的同學(xué);“同志曰友”,也就是說,志同道合的人稱為“友”,即今俗稱的“同志”。《說文解字·又部》:“友,同志為友!痹S慎講的就是這個意思!坝选睘槭裁粗浮巴尽蹦?我們只要看看它的古文字形體就一清二楚了。
古文“友”字是由兩個“又”構(gòu)成。“又”像手之形,并且為右手。可見“友”是會意字,其意思是兩只右手緊緊地握在一起。從“友”字的造型,可以想見我們的先民,朋友相逢時,他們也會像今天一樣用握手來表示朋友之情。這種習(xí)慣一直延續(xù)至今,當舊友重逢,兩人仍然是熱情地伸出右手緊緊地握在一起,以表示彼此之間的深厚友誼。
對“友”字也有不同的會意。有的學(xué)者認為是兩只手共同伸向一個方向,表示雙手互相協(xié)調(diào)、配合密切的意思。“友”的本意是用手相助。
不管怎么會意,“友”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、互相愛護,以及人與人之間深厚的交情!坝选弊值膭(chuàng)制,體現(xiàn)了我們民族傳統(tǒng)的美德!坝选庇伞巴尽薄ⅰ芭笥选币隇閯釉~,其意思為“與……為友”。如《論語·季氏》:“友直、友諄、友多聞,益矣。”其意思是同正直的`、誠實的、見聞淵博的人交朋友,是有益的事。
漢字的有趣故事8
1、曌
中國歷史上的唯一女皇武則天登基后,她想給自己取一個非常適合自己的名字,既要表達出自己的獨特之處,并且把自己的光輝也展現(xiàn)出來。
可是取什么字才能讓自己顯得與眾不同呢?如果用一些熟悉的漢字肯定不能體現(xiàn),于是武則天決定給自己造一個從來沒有的字出來,這樣肯定就沒有重復(fù)了。
說造就造,當時人們對日月特別崇拜,都覺得日月是神圣的。武則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,想讓自己和日月一樣永遠高掛在天空,所以就有了那個字——曌。
2、籌
清初,名人徐韜給一位朋友寫信,最后的.祝頌語獨出心裁地用上“籌安”一詞。友人初讀不解,經(jīng)反復(fù)琢磨,才恍然大悟,乃為“個個壽安”的意思。
“籌”字拆開,是“個個壽”,用法十分絕妙。
3、午
有個叫李安義的去拜訪富人鄭生,鄭生推說外出不肯迎客,李安義便在他家門上寫了個大大的“午”字,就離去了。
別人問這是為何,李安義答道:“牛不出頭罷了。”
這里以“午”字寓“牛不出頭”,來嘲諷富人不肯出面迎客,拆字如此巧妙!
4、團
一天上午,“團”在逛街,突然見到了“員”,他熱情地上去打招呼:“你好!圓!”
“員”說:“我不認識你?”
“團”說:“我們之前還在一起去給人家拜年,祝人家合家團圓,怎么天氣一熱,你把外套脫掉了,就不認識我了?”
5、萬
有一年,老翁聘請了一位楚國的讀書人教他的兒子認字。第一天上學(xué),老師用毛筆在白紙上寫了一筆,告訴他兒子說:“這是個‘一’字。”他兒子學(xué)得很認真,牢牢地記住了,回去后就寫給老翁看:“我學(xué)了一個字——‘一’!崩衔桃妰鹤訉W(xué)得用功,看在眼里,喜在心里。
第二天上學(xué),老師又用毛筆在紙上寫了兩筆,說:“這是個‘二’字!边@回,兒子不覺得有什么新鮮了,記住了就回家了。到了第三天,老師用毛筆在紙上寫了三筆,說:“這是個‘三’字!
兒子眼珠一轉(zhuǎn),仿佛悟到了什么,學(xué)也不上了,扔下筆就興高采烈地奔回去找到父親說:“認字實在簡單,孩兒已經(jīng)學(xué)成了,F(xiàn)在不用麻煩先生了,免得花費這么多的聘金請先生,請父親把先生辭退了吧!币姷絻鹤舆@么聰明,老翁高興地準備了酬金辭退了老師。
過了幾天,老翁想請一位姓萬的朋友來喝酒,就吩咐兒子一大早起來寫個請?zhí)。兒子滿口答應(yīng)了:“行,這還不容易嗎?看我的吧!
老翁看兒子滿有把握,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。時間慢慢地過去,眼看太陽都快偏西了,還不見兒子寫好,老翁不禁有些急了:“兒子這是怎么了?”等了又等,老翁終于不耐煩了,親自到兒子房里去催促。
進得門來,老翁見兒子愁眉苦臉地坐在桌邊,紙在地上拖得老長,上面盡是黑道道。
兒子正拿著一把沾滿墨的木梳在紙上畫著,一見父親進來便埋怨道:“天下的姓氏那么多,他為什么偏偏姓萬呢?我借來了母親的木梳,一次可以寫20多劃,從一大早寫到現(xiàn)在,手都酸了,也才寫了不到3000劃!萬字真難寫呀!”
漢字的有趣故事9
一文書寫字常把筆畫寫錯。一次造名冊,將“陳”字的`“阝”寫在了右邊,被長官打了二十板。書生從此記住“阝”是應(yīng)該寫在左邊的,結(jié)果不幸又寫錯了“鄭”字,又挨了二十板。一日,一姓聶之人托他寫張狀子,文書大驚失色:“我寫了兩個‘耳’字,挨了四十大板,你又弄來三個‘耳’,要我命。!”
漢字的有趣故事10
漢字如同一個魔法師,讓我們增長知識。
今天,我們上了一節(jié)有趣的漢字課!岸b忊、叮鈴鈴”。隨著上課鈴的響起,老師走進教室,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:外甥打燈籠——照舊。然后讓我們找諧音。我們一看就明白了。把“舊”改成“舅”!皩α!今天我們來學(xué)習(xí)有趣的漢字”老師說,“現(xiàn)在我再給你們猜個字跡:“有心走不快,有水裝不完,長草難收拾,遇食就可餐。這是什么字?”老師剛說完,大家立刻陷入了沉思。
突然,有個同學(xué)說是“曼”!皩!就是曼,你看有心走不快就是‘慢’,有水裝不完就是‘漫’,長草難收拾就是‘蔓’,遇食就可餐是‘饅’,這四個字都帶‘曼’!
原來漢字是這么有趣啊!
漢字的.有趣故事11
有趣的漢字小故事【1】
從前,有位姓張的私塾先生,聰明絕頂。
有一次,有個財主為兒子請老師,寫了張布告:“本宅欲請一位教書先生,但伙食簡單,酬金微薄!痹S多先生看了看,搖搖頭走了,他們知道這家財主是本地出了名的吝嗇鬼。
哪知這位張先生持了布告,卻笑著點點,應(yīng)聘云了。
大伙都說先生“鬼迷心竅”。
張先生只說了句:“等著瞧吧!”便來到財主家。
財主見“上鉤”暗自慶幸。
在談到待遇時,他擔(dān)心先生變卦,便要求行生立下文約,親手畫押。
先生毫不猶豫地立下字據(jù),寫道:
“無米面亦可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無銀錢亦可!
財主看后滿心歡喜,認為占了大便宜,于是就和先生各自在字據(jù)上按了指印,笑瞇瞇地離開了。
十幾天過去了,先生的飯桌上,頓頓只有雜糧、小菜。
先生實在難以下咽,便叫來財主。
財主意識到先生要說什么,笑著說:“你看,這協(xié)議書上有您的手印!”先生假裝吃驚,嚴肅地說:“哦,給我看看。
”財主遞過文約,先生說:“你聽好了——‘無米,面亦可;無雞,鴨亦可;無魚,肉亦可’。
”財主聽得目瞪口呆,睜大眼睛看清上面的第一字。
的確,一字未改呀!財主扳起面孔,但又無可奈何,只好自認倒霉。
飯桌上加了幾道葷菜,仍然暗自慶幸,吃飯雖講究些,不用付學(xué)費也不錯。
不料到了年底,先生找財主算帳,要求付學(xué)費。
財主哪里肯給,二人爭執(zhí)不下,便帶上字據(jù),一同到縣衙評理。
縣官問明了情由,讓先生拿出字據(jù)念了一遍,聽完最后一句,縣官驚木拍案,向財主大喝:“你這刁民,字據(jù)立得清清楚楚你怎敢賴先生的學(xué)費!”責(zé)令財主當面付給先生學(xué)費。
“氽”、“汆”和“糴”“氽”、“汆”和“糴”
“氽”、“汆”和“糴”字形十分相近,又不常用,所以極容易混淆。
其中的“氽”和“汆”簡直像雙胞胎那樣難以分辨。
不過,如果懂得它們都是會意字,認真分析一下它們的“成字原理”,也就不難辨清了。
“氽”字念 tǔn ,上面是“人”下面是“水”,合起來是人浮在水上。
“人浮在水上”是漂浮的一種情況,所以“氽”的本義是“漂浮”,如木板在水上“氽”、“尸體氽上來了”。
又引申為“用油炸”(因為油炸食品時大多食物都浮在油面上),如“氽油條'、“氽蝦片”、“油氽饅頭”、“油氽花生米”。
“汆”字念 cuān ,上面是“入”,下面是“水”,合起來表示“(把東西)放入(沸)水中”。
“汆”字的常用義是一種“烹調(diào)方法,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,”如“汆湯”、“汆丸子”“汆黃瓜片”。
“糴”念 dí ,,上面是“入”,下面是“米”,合起來就是買進米。
“米”可借代糧食,所以“糴”泛指“買進(糧食)”,如“糴米”、“糴麥子”。
跟“糴”相對的“糶” tiào ,則是“賣出(糧食)”。
最后,讓我們把上面的辨析編成口訣,以便記憶:人( rén )浮水上讀作 tǔn ,入( rù )水煮炸念作 cuān ,出米為 tiào 入( rù )米( dí ),拆字會意不難判。
有趣的漢字小故事【2】
唐代有個武則天,她做了皇帝之后,想要取個新的名字,卻又覺得現(xiàn)有的這些字都不足以表達她現(xiàn)在的光輝,于是她想要自己造一個字,當時對日月有一種封建迷信,都覺得日月是神圣的,武則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,想讓自己和日月一樣永遠高掛在天空,所以就有了那個字,日月在天空上面:曌.
牛與物理
一頭牛與一匹馬在同一個槽里吃草。
牛得意的炫耀:喂,馬老弟,我發(fā)現(xiàn)我是頭很偉大的牛哩。
最近我又有一個新發(fā)現(xiàn)。
馬忙問:牛老兄,你有什么新發(fā)現(xiàn)啊?別賣關(guān)子,快說啊!
牛興奮的說:我現(xiàn)在搞清楚物理為什么叫物理了。
你知道是誰創(chuàng)立的'物理學(xué)嗎?
這匹馬也是博古通今,它說:嗯,好象是一個叫牛頓的家伙吧?
牛說:對啦,就是這哥們。
因為他對物理學(xué)的貢獻太大,于是人們?yōu)榱思o念他,就把他的那個牛字用在物理的物字上,說來物理學(xué)也是一門牛學(xué)啊。
馬笑了:嘿嘿,牛老兄,我想你只知其一,不只其二啊。
物字怎么寫?這邊的確是牛字,那邊卻是一個勿字。
勿啥意思,知道不?就是不是的意思。
這就是說物理學(xué)不是牛學(xué)嘛。
;鹈叭桑号蓿氵@匹瘋馬!離我遠點,我和你是瘋馬牛不相及!嘿,我真是太偉大了,我居然又輕易的搞懂了一條成語哩!
漢字的有趣故事12
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(jié)晶,它給了我們知識,讓我懂得了一個個不解之謎……它像一個個小精靈,神奇般的跳躍在雪白的'紙上。
今天,我們舉行字謎大賽。首先,一個同學(xué)出了一個“七十二個小時”。我們轉(zhuǎn)動腦子,想啊想,突然,一個同學(xué)站了起來,說:“七十二小時,有三天,就是有三個日,不就是‘晶’嗎?”同學(xué)們發(fā)出了雷鳴般的掌聲。
這次,老師自己出題,“高爺爺?shù)念^,李爺爺?shù)哪_,鄭爺爺?shù)亩!蓖瑢W(xué)們陸續(xù)舉了手,我也跟著舉了手。老師看我舉手最高,就叫起我來,我立即說:“郭”。然后,我出了一個謎語:“皇帝的新衣。”過了好一會兒,我看大家猜不出來,就說出了謎底,“皇帝是龍,然后,下面是衣,不就是‘襲’嗎!贝蠹业恼坡曈猪懥似饋。
漢字有許多的謎語,它真是有趣的漢字,神奇的漢字啊!
漢字的有趣故事13
關(guān)于漢字有趣的故事篇一
我們祖國的漢字多如牛毛,據(jù)說有五萬個左右。在我的眼中,漢字并不是僵硬的符號,而是一個個生動的小精靈。
漢字有很多特點,人們便根據(jù)漢字的特點編了許多有趣的字謎,如:一口咬掉牛尾巴(告);畫時圓,寫時方,冬時短,夏時長(日);一點一橫長,兩點一橫長,你若猜不出,站著想一想(立)。像這樣的字謎還有很多。
漢字的形近字也很有趣,很多事情都會因為一個字的一筆一劃而造成巨大的損失。中原大戰(zhàn)時期,蔣介石、馮玉祥、閻錫山在中原開戰(zhàn)。馮玉祥、閻錫山為了取得勝利,準備聯(lián)合起來對付蔣介石。閻錫山準備在沁陽與馮玉祥的軍隊會合,殲滅沁陽的蔣軍?墒情愬a山的一個參謀在寫信時把“沁陽”寫成了“泌陽”,恰巧河南就有一個地方叫泌陽,可是沁陽與泌陽相隔千里。這一字之差使馮玉祥接到錯誤信息,匆匆趕往泌陽,錯過了聚殲蔣軍的好時機,也因此失去了主動權(quán)。之后,馮閻聯(lián)軍處處被動挨打,讓蔣介石取得了勝利。真可謂“一字毀千軍”呀!
漢字還有許多有趣的.地方:妙趣橫生的歇后語令我開懷大笑;妙語連珠的詩句使我心曠神怡;感人至深的篇章哺育我茁壯成長;鏗鏘有力的語句激勵著我的雄雄斗志……
只要我們多了解漢字,用心去體會,就能達到更多的知識與財富!
關(guān)于漢字有趣的故事篇二
漢字可真有趣!瞧,大家都興致勃勃地猜字謎呢!
有的字謎非常簡單,同學(xué)們不一會兒就想了出來,高高地舉著手呢!可有的字謎就沒那么簡單了,大家都用筆在紙上寫來寫去,可這也不是,那也不對,急得大家都東張西望,可出題的.主人呢,倒是一幅悠閑的樣子,最好大家都猜不出,希望把同學(xué)們都難倒。等到?jīng)]有一名同學(xué)能猜出字謎,宣布答案時,同學(xué)們才發(fā)出“噢,原來是這個字。 钡拇蠛!
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過去了,又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節(jié)目在等著我們呢!把剛才寫在黑板上的字隨意組詞。大家想了想,十幾個詞語出來了,僅關(guān)于“日”的就有很多個,比如:午日、吉日、生日……統(tǒng)計一下,大家竟組成了十五個詞語。
通過這兩個游戲,我了解了漢字是多么有趣呀!
漢字的有趣故事14
上古時候沒有文字,人們只能結(jié)繩記事,既麻煩,還不能記載復(fù)雜點的事。那時,伏羲的大臣史官倉頡就常常琢磨著,要找出一套好的記事的方法。
倉頡,姓侯岡,名頡,因是陳他人,所以后人稱其為倉頡。異人有異相。據(jù)《歷代神仙通鑒》說,倉頡長相是面似龍顏,嘴愛大大地張著,四只眼閃著電光。倉頡從小愛畫畫,還養(yǎng)了一頭靈龜隨身帶著,常望著龜背上的紋路發(fā)呆。
那天,倉頡來到今洛寧縣興華鄉(xiāng)的陽峪河畔,見風(fēng)和日麗,就坐在沙灘上歇腳。他隨手掏出懷揣的靈龜,放龜在沙灘上爬行鉆窩。龜行過去,沙灘上流下些橫痛和線窩,與河邊群鳥踏下的爪跡混在一起。倉頡看看龜紋鳥跡,心里猛地受到了震動。
他步上河邊的一座高臺,讓順河風(fēng)吹涼客頭,擰眉琢磨起來。他忽然想道,這龜紋鳥跡,一畫一豎,一點一圈,撇捺鉤挑,不比結(jié)繩復(fù)雜得多了嗎?于是坐下拿細樹枝在地上畫呀畫呀,配合出了現(xiàn)今的文字。
倉頡發(fā)明的文字在百姓中推廣開后,人們記事達意不再困難了。為紀念這件了不起的.發(fā)明,就把河邊的臺子稱為“倉頡造字臺”。
漢字的有趣故事15
兩只巨手握在一起
在上古,“朋”和“友”的含義是有區(qū)別的。古稱“同門曰朋”,其意思是同從一個老師學(xué)習(xí)的人稱為“朋”,即我們今天所說的同學(xué);“同志曰友”,也就是說,志同道合的人稱為“友”,即今俗稱的“同志”。《說文解字·又部》:“友,同志為友!痹S慎講的就是這個意思!坝选睘槭裁粗浮巴尽蹦?我們只要看看它的古文字形體就一清二楚了。
古文“友”字是由兩個“又”構(gòu)成。“又”像手之形,并且為右手。可見“友”是會意字,其意思是兩只右手緊緊地握在一起。從“友”字的造型,可以想見我們的先民,朋友相逢時,他們也會像今天一樣用握手來表示朋友之情。這種習(xí)慣一直延續(xù)至今,當舊友重逢,兩人仍然是熱情地伸出右手緊緊地握在一起,以表示彼此之間的深厚友誼。
對“友”字也有不同的會意。有的學(xué)者認為是兩只手共同伸向一個方向,表示雙手互相協(xié)調(diào)、配合密切的意思。“友”的本意是用手相助。
不管怎么會意,“友”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、互相愛護,以及人與人之間深厚的交情!坝选弊值膭(chuàng)制,體現(xiàn)了我們民族傳統(tǒng)的美德。“友”由“同志”、“朋友”引申為動詞,其意思為“與……為友”。如《論語·季氏》:“友直、友諄、友多聞,益矣。”其意思是同正直的、誠實的、見聞淵博的人交朋友,是有益的事。
“立早章”之說質(zhì)疑
“章”和“張”在漢字中都用于表示姓氏,當有人問你姓什么時,答姓“張”為“弓長張”,當然無可非議,而要將“章”說成是“立早章”,似乎有些不妥。要弄清楚其中的原因,必須了解一下“章”的造字結(jié)構(gòu)。
小篆作“章”,由“音”和“十”兩字組成,且與金文的“章”保持著一種內(nèi)在的聯(lián)系!墩f文解字·音部》:“章,樂竟為一章。從音,從十,十數(shù)之終也!逼渲械摹耙簟,指“音樂”、“樂曲”;“十”的解釋明顯受到了老子“起一終十”說的影響,“一”為萬物的開始,“十”為萬物之終。由“音”和“十”會出的意思是樂曲演奏完一遍叫一章。由此看來,稱“章”為“音十章”更為妥當,稱它為“立早章”只是從它的形體結(jié)構(gòu)來說的。
由于“章”表示一支樂曲一段的演奏過程,因此“章”便引申出文章的“章節(jié)”、“段落”的意思。又因為任何樂曲的構(gòu)成與演奏都必須有規(guī)律可循,由此“章”又引申出“章法”、“規(guī)章”、“法律”等意思。將此聽覺的規(guī)章,用之于視覺上,“章”又有了印章、圖章的意思。
水從門前流過
《說文解字·門部》:“闊,疏也。從門,活(guo念二聲)聲!薄笆琛本褪恰笆柽h”的意思,或引申為“寬廣”、“寬大”的意思。漢字的聲符有表意的功能,因而可以會意為寬大的門。
“活”有活動、靈活的意思。《說文解字·水部》:“活,水流聲!庇捎凇盎睢睘榱魉,有人認為流水為“活”,因而將“闊”的意思會意為:水從門前流過。“活”的引伸義為“靈活”、“自由”的意思,所以又有人將“闊”會意為:人只有在門內(nèi)(屋子里)才可以活動。
據(jù)《世說新語》載:東漢末年,楊修在曹操部下任主管。時逢相國府修造門樓,當門梁修建竣工后,曹操親自來查看,看后,他一言不發(fā),只向手下的人要了筆墨在門上寫了一個“活”字后,便拂袖而去。此時,在場的人摸頭不知腦,不了解曹操此舉的用意是什么,于是他們請來楊修。楊修看后解釋說:“曹相國的意思不是很清楚嗎?他嫌門太寬了,因此在‘門’上寫了一個‘活’字,這就是‘闊’!北娙艘宦牐讲琶靼撞芟鄧墙栝T做的一個字謎。后來,這個門樓重新改建后又請曹操來看,這次曹操果然滿意了。
“妻”是搶來的
無論是甲骨文還是金文,一望便知古“妻”字中有一個或跽或跪的被奴役的女子形象,這個女子的頭發(fā)顯然是飄散的,另外加一只罪惡的.手,這只手正伸向女子的頭部,將她的頭發(fā)抓住?梢姟捌蕖笔且粋會意字,其意思是:用手去抓住一個女子的頭發(fā)。古文的“妻”字生動地描繪了上古社會中搶奪別人的女子作為自己配偶的一種風(fēng)俗。
隨著社會的進步,這種搶婚習(xí)俗當然要退出歷史舞臺,但是在人們的婚姻中,還保持著一種假搶的情形。所謂假搶,就是這種婚姻是得到女方和女方家長同意的“搶”。現(xiàn)在許多地方流行的娶親要在天亮之前,或者是在天黑時的習(xí)俗,就留有古代搶妻習(xí)俗的痕跡。《說文解字·女部》:“妻,與夫齊者也!痹S慎的說解告訴我們,“妻”與“齊”是兩個讀音相近的字!芭c夫齊者”的意思是:在妻妾之中,唯有妻才與丈夫有同等的地位。從字形看,“妻”從“又”,“又”就是手,所以可表示“秉持妻職之義”。古人造“妻”字之所以千方百計表明其比較尊貴的身份和主子的地位,當然是因為在家庭中還有比妻子更低賤的,被妻子支配的妾的存在。不過,在古代的家庭中,妻子對于丈夫來說又永遠是處于被支配的地位,也就是說“妻”子不可能與丈夫“齊”,不可能享有平等的地位。“妻”由“配偶”又引申為動詞,指以女嫁人或娶別人的女子為妻。如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子謂公冶長,‘可妻也,雖在縲紲之中,非罪也。’以其子妻之。”其意思是:孔子說公冶長這個人(很好),可以把女兒嫁給他。他雖然在監(jiān)獄之中,但這并不是因為他有罪。因此,(孔子)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為妻。
李鴻章是清末名臣。一次,他有個遠房親戚赴考,這個人不學(xué)無術(shù),接到試卷一看,竟然一題也不會答。此時他靈機一動,突然想到自己是當朝中堂大人李鴻章的親戚,于是在試卷上寫道:“我是當朝中堂大人李鴻章的親妻!边@個不學(xué)無術(shù)的親戚竟然將“戚”寫成了“妻”。主考官看了哈哈大笑,于是在試卷上批道:“既是中堂大人的親妻,我不敢娶!币虼,這個親戚還是落第了。
【漢字的有趣故事】相關(guān)文章:
(精選)有趣的漢字故事12-20
(優(yōu)選)有趣的漢字故事03-09
有趣的漢字故事【優(yōu)秀】03-11
有趣的漢字來歷小故事06-07
(精華)有趣的漢字故事15篇08-27
有趣的漢字故事(通用30篇)04-14
有趣的漢字故事(通用20個)06-13
有趣的漢字08-31
有趣的漢字故事作文(通用36篇)03-22